关注 “欧比特今天最新消息” 的用户需警惕:这一涉案 4.6 亿元的虚拟货币诈骗平台虽已宣判,但 2025 年下半年以来,其衍生风险持续发酵 —— 不仅涉案资金追缴面临跨境难题,多地监管部门更紧急预警 “欧比特仿冒平台” 卷土重来,相关风险需从三方面重点警惕。
司法层面,34 人获刑判决生效后,追缴挽损成最新焦点。据湖北省鄂州市中院 2025 年 4 月生效判决披露,以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因诈骗罪被判处三年至十二年不等有期徒刑,但当前资金追缴进展艰难:涉案 4.6 亿元经混币器拆分转移至境外钱包,截至 9 月,全国受害者报案登记已超 2.8 万人次,而实际追回资金不足 3000 万元,仅 6% 的受害者获得部分退赔。法院执行局透露,正通过国际司法协作追查资金流向,但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导致挽损周期可能长达 3 年以上,这与此前 “鑫慷嘉案” 的资金追回困境高度相似。
监管警示持续升级,多地点名欧比特诈骗模式。7 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在虚拟货币风险提示中,特别将欧比特平台列为 “典型骗局样本”,揭露其 “伪造境外牌照 + 对赌盘操控” 的核心套路。与此同时,沅陵县、莱西市等多地反诈中心同步发布预警,指出该平台的代理分销网络仍有残余,部分代理转而推广其他虚拟货币骗局,近三个月已关联 8 起衍生诈骗案,涉案金额超千万元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“仿冒欧比特平台” 成为新诈骗诱饵。近期社交平台出现 “欧比特重启”“官方清退补偿” 等虚假宣传,骗子搭建与原平台高度相似的网站,以 “登记旧账户可获 30% 损失补偿” 为噱头,诱导受害者输入银行卡信息或充值 U 币 “激活权限”。此类骗局精准利用受害者的挽损心理,仅 9 月上旬就有 120 余名原欧比特受害者二次被骗,单起最高损失达 27 万元,这与 “imToken 仿冒官网诈骗” 的逻辑如出一辙。
针对当前风险,受害者需把握两大应对重点:一是通过 “国家反诈中心 APP” 查询属地警方的登记渠道,及时补充交易流水、代理聊天记录等证据,助力资金追查;二是坚决拒绝任何 “欧比特相关补偿、重启” 的信息,原平台服务器已依法查封,不存在 “官方清退” 渠道。未参与过的用户需牢记,凡宣称 “境外合规”“高杠杆交易” 的虚拟货币平台,均与欧比特骗局同源,务必远离。
综上,欧比特平台的最新消息并非 “合规转机”,而是风险的延续与变异。用户需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本质,对涉案平台的任何后续信息保持警惕,方能避免二次受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