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赚的钱会被调查吗?非法交易背后的法律风险 “比特币赚的钱会被调查吗”的疑问,核心在于忽视了交易本身的非法属性。我国早已明确比特币相关业务为非法金融活动,其“赚钱”过程若涉及资金异常流动或犯罪关联,必然会引发监管调查,这与虚拟货币沦为洗钱工具的风险本质直接相关。
首先要明确:调查与否的关键,在于资金来源与交易行为是否涉罪。比特币本身的匿名性与跨域性,使其成为洗钱、电信诈骗等犯罪的常用工具。若 “赚钱” 源于正常炒作差价,虽交易本身非法,但一般不会主动引发刑事调查;但若是通过帮人兑换比特币赚取佣金、以明显异常价格进行场外交易,或资金流向涉及涉诈、涉赌赃款,就会触发司法机关调查。2023 年肖某因高价收购 USDT 转卖获利 6000 元,就因涉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刑 3 年 3 个月,正是典型案例。
四大场景最易引发调查,且均与非法交易深度绑定。一是资金流水异常,例如短期内频繁大额转账,或与涉罪账户有资金往来,银行与反诈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;二是参与场外交易,绕开平台的私下交易难以核实资金来源,易被卷入洗钱链条,这与链克场外交易的诈骗风险逻辑一致;三是收取 “高额手续费” 协助转币,这种行为已被司法解释列为 “明知涉罪” 的情形之一;四是公开宣传 “炒币赚钱” 并发展下线,可能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立案侦查。
调查后果远不止 “亏钱”,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。若仅为个人炒作,交易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,赚的钱不受法律保护,一旦平台跑路或被查,损失需自行承担;若涉及犯罪,赚的钱会被认定为 “赃款” 予以追缴,还可能构成洗钱罪、帮信罪等,面临有期徒刑与罚金的处罚。2025 年 “两高” 司法解释已明确将虚拟资产交易列为洗钱方式,进一步收紧了法律红线,这意味着调查力度与追责范围正持续扩大。